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投资,炒股的风险是非常大的,如何采取正确的措施?分享炒股技巧,小编为各位分享《东方红|怎样判断上涨空间?》,如果你对此内容感兴趣,可以关注我们的网站!

相应的,不同板块间大中盘股的业绩和估值都出现了明显的分化。 规律1 大企业业绩表现优于小企业无论是从A股上市公司总体的层面看,还是从各板块内部来看,我国上市公司市值规模都与基本面成长性呈稳定的正相关关系,大公司业绩增速大概率超过小公司。当市场资金面紧张时,创业板标的债务压力更小,且拥有充足的现金来整合行业资源,故应当享有更高的溢价。 规律7:小市值公司(50亿以下)重个股,中大市值公司重行业当公司市值低于50亿时,公司在所属行业中市占率相对较低,此时公司自身的产品质量、商业模式、治理水平是决定股价的关键因素,行业属性对公司的影响尚不显著。具体来看,各板块按估值大幅下滑时对应的市值阈值可分为三组:阈值较高的板块:TMT(400 亿)、必需消费(200 亿)、中游设备(200 亿);阈值较低的板块:上游(50 亿)、中游材料(50 亿);阈值最低的板块:地产(25 亿)、公用事业(25 亿)。考虑到主板标的在估值上较中小板/创业板有一定的优势,投资者可从中寻找安全边际充裕、基本面确定性强的价值型标的。这意味着当公司由小股票成长为大股票时,估值将逐渐成为拖累股价上涨的变量。 规律1 主板整体业绩不低,可从中发掘价值型标的与投资者直观感受不同,主板上市公司业绩成长性与中小板/创业板相差无几。 规律 创业板公司资金实力更强,市场资金面紧张时创业板溢价高我们的研究显示,创业板公司平均资金实力远超市场整体。对于超大市值公司(800亿),一般而言其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空间已较为有限,面临与国际巨头正面交锋的压力,故其估值水平将越来越多地与海外巨头直接对标。中小市值阶段(25-200亿)是企业成长的快车道,此时投资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企业业绩能否兑现方面;从中长期看,上市公司要想有效突破200亿市值,必须向资本市场交出扎实的业绩答卷。 规律12:50-200亿市值创业板/中小板公司业绩和股价表现极为抢眼虽然创业板/中小板整体成长性较为平淡,但上述市场中的中盘股却录得极佳的业绩表现。 规律1 必需消费、TMT 成长的持续期较长我们选定的8个板块中,除地产由于项目结算原因导致业绩滞后于股价,其余板块的基本面表现和估值排序大体一致。2 3 年创业板公司整体现金占总资产比重为29%,显著高于A 股非金融企业总体水平(12%),而创业板公司带息债务占总资产比重(13%)亦大幅低于市场整体(32%)
规律10:当市值突破25亿元后,上市公司可能迎来一轮业绩爆发从近几年的数据看,25亿市值以下标的业绩表现参差不齐,成长性在各市值区间中垫底;当市值突破25亿时,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出现了显著改善。一般而言,微小市值企业(25亿以下)盈利前景不甚清晰,但能够享受较高的估值;只要公司契合时兴的主题,其市值即有可能达到25亿量级。当公司市值进入200-400 亿区间后,其业绩增速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减小;上文提到,在此阶段公司估值水平将有较为明显的下降,除非出现重大的商业模式创新,在一般情况下投资者需适当放低预期。创业板设立以来的数据表明,创业板综指相对上证综指的涨跌幅与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关性近80%。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上市公司有着不同的股价驱动因素。例如,近3年市值处于100-200亿间的TMT标的PE均值是地产的 1倍;而同一时期0-25亿市值TMT标的PE均值仅是地产的 5倍。 规律 100/200/800 亿以上市值标的合理PE(TTM)水平的阈值在40/30/20 倍左右从近5年的数据看,100/200/800亿以上市值标的PE均值很少超过40/30/20倍,除非有强有力的支撑因素,投资者应优选估值水平在上述临界值以下的投资对象。例如,要使1家200亿市值公司的市值再提升1倍,在正常情况下其业绩增幅需要远超1倍。以近3年为例,市值处于200-400/400-800/800亿以上的上市公司平均PE(TTM)分别为29/22/12倍,这与中低市值标的所享受的高估值显然有着云泥之别。如近3年中,市值在25-50亿间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均值为14%,远高于25亿以下市值标的(8%)。这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解释:(1)在外部需求不变的前提下,高杠杆企业能够实现更快的增长,更高的成长性要求相应的估值回报;(2)固定成本中,研发、营销及设备投入往往转化为公司的护城河,这也能提供估值溢价。从历史数据看,必需消费、TMT 成长期相对较长,在200亿市值前基本不用担心估值大幅下降的风险,而地产等板块市值“天花板”相对较低。 规律8:必需消费、TMT市值“天花板”高。而当市值超过50亿后,公司一般而言就已经跻身行业重要竞争者,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行业属性
从统计数据上看,该阶段不同板块业绩和估值差异都相对较小。 规律 200-400亿市值区间标的估值下滑风险提升在A股上市公司生命周期中,200-400亿市值是一道必须面对的门槛。显然,按照统计规律,当公司目标市值接近所属行业阈值时,由于估值下行的概率较高,公司市值提升难度大幅提升,这要求投资者对投资要件进行更为细致的检验。 规律 25亿市值看主题,200亿看业绩,400亿看创新,800亿看国际对标。美股25亿市值以上公司约2500家,这部分公司与A股可比性较强。我们发现,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同经营杠杆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,经营杠杆高的企业估值水平明显更高。近3年中,主板标的平均业绩增速为13%,而中小/创业板标的分别为12%/13%。其中,必需消费、可选消费及公用事业中大市值公司占比显著超过A股;我们认为消费类行业契合经济转型的前景,市场空间较大,值得重点关注。对应到投资上,对待小市值公司可以自下而上研究为主,适当放松对行业属性的要求;但一旦投资对象目标市值超过50亿,投资者需要认真考虑行业层面的风险。 规律9:与美国市场主要板块市值分布的横向对比显示,我国消费类上市公司的成长空间最为广阔。公司市值达到200 亿以前,其大概率能够享受较高的估值水平(高于30 倍PE),而当公司市值进入200-400亿区间后,其估值水平存在加速下滑之虞。 规律 高经营杠杆企业能享受高估值我们以折旧、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和表征上市公司的固定成本,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经营杠杆2。规律3显示,当公司市值超过200亿后,投资者开始更多考虑公司发展的天花板问题,在此阶段如果公司没有在成长模式上进行有效的创新,其估值水平将显著降低,市值攀升困难程度增加
七陆伍股票网提醒,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以上内容仅供参考!